close


臺灣的有形文化資產,許多是屬於日治時期的遺留。一路下來,這些留存並沒有完全封閉中止,而是繼續不斷的將國民政府遷台後大陸移民的生活痕跡搓合入裡,以 至當代。面對文資保存,不是僅將老屋搶救保存,便剩餘空屋矗立;而是將一屋一瓦的曾經風霜,說給後人聽。如此,我們搶救保存的,不只是古蹟磚牆,而是越過 這些老屋的屋樑,看見背後屬於母土的歷史與文化紋理。
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支廠遺址,除了是揉合日治殖民與後來中國移民的混式文化之特殊建構,更是重工業區與群居住宅的交纏融合。在此,時間上的政治對立與承續,功能上的強烈對比,六燃為我們在歷史寫下珍貴的證言。
古今中外,難以再找到一處類似六燃新竹廠這樣的軍工遺址;也很難找到歷史內容如此曲折、現狀情態如此特別的廢墟古蹟。六燃眷村廠區,實是臺灣自日治時期以 來的大時代之歷史紀錄和縮影;高達六十公尺的煙囪依然聳立,望盡七十寒暑的煙塵世事;塵封往事煢煢回音,迴盪在套疊的屋中屋。遲暮美人,連滄桑也動人。如 果我們願意將自己根源於過去的歷史,以溫熱的心去探究追尋,或許這位以天文數字打造、曾經雍容、也曾落寞的風華佳人,願意微微掀起面紗,讓我們稍得以窺見 她那以珍貴歷史寫成的華美容貌。 主圖說明: 俗稱寡婦樓的二號煉油廠房,2014年四月間發生住戶自拆一角申領「自拆獎勵金」。時隔一年在2015年的四月初,400餘坪的寡婦樓竟被一位土地與她無太大相關的江姓婦人(她自稱,前夫的叔公是寡婦樓的住戶),在清晨四五點雇請「五台」怪手連夜夷平----戰爭沒有摧毀寡婦樓;婦人雇用來的怪手及掉以輕心的文資保護單位,卻輕易讓她倒下。 圖片來源/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6.html 飛行場の測候所 2015.4.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竹塹仁堅 的頭像
    竹塹仁堅

    KnowHsinchu的部落格

    竹塹仁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