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民政府遷台後,上千戶的流離軍隊眷戶,在這一片總面積100萬坪的六燃舊地上安身立命。1946至1979年間,陸續在此廣大場域設立屬空軍工程聯隊的忠貞新村與其他陸軍眷村,共十二座以上;另外,政府也在六燃廠區上另建了低階眷舍和高階將軍村。
1961年的強颱波密拉與1963年的超強颱葛樂禮,吹垮了克難簡易的眷村,竹籬笆居民們避難至六燃廠房遺構中,依靠著殘存但尚堅固的磚牆,等待家園重 建;甚至有些居民就地利用六燃的曲折空間,直接將廠房「包住、圍住、填入或融入」(趙家麟教授語),隨著所需自行隔間成為生活住所,從此生根於斯,在大建 築裡營造簡樸溫暖的小家屋。這座以數億元打造、寄望為翻轉戰事的能源補充庫,在日人遠離之後被洗剝一空,帶不走拆不去的磚牆卻成了移民們的最穩固堡壘、最 奇特莊園,成就了許多戶眷民的成長記憶與生命經驗。異於其他地區的眷村----這裡的竹籬笆被磚牆代替,漏斗型物槽竟亦構築了家戶的天篷;歷史與生活同 行,過去與現在並存,忒是奇異的多維空間。
走進六燃遺址,穿梭在人去樓空的屋中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如此令人奇幻迷惑。懸掛牆上未帶走的全家福照片、情切動人的兩岸家書、紮實精巧的鋼鐵閣樓、仍散 發木香的櫥櫃桌椅、樸拙簡美的水泥樓梯露濕青苔、柱牆漏斗錯落的巧思隔間……,恍惚而努力地分辨著當前究竟身處何時,是否一轉身漏斗槽就要轟隆運作,或者 必須道歉於誤闖眷民的生活現場,甚至似乎聽見穿梭在高低套屋中孩子的跑跳笑聲。奇幻空間,源自於最真實的時代顛簸,所以才令人摒氣、嘆息。
主圖說明: 在工業用漏槽下,是「家」的概念。 圖片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8%94%A1%E4%BB%81%E5%A0%85-james-tsai/%E6%9C%AB%E4%B9%8B%E5%BC%B7%E5%BC%A9%E7%95%99%E9%81%BA%E7%94%A2%E5%A5%87%E5%B9%BB%E7%A9%BA%E9%96%93%E6%88%90%E5%BB%A2%E5%A2%9F-%E5%85%AD%E7%87%83%E7%9C%B7%E6%9D%91%E4%BA%8B%E6%83%85%E5%9B%9B%E5%A5%87%E5%B9%BB%E7%A9%BA%E9%96%93/938787212857181/Taipeizin Homestay 台北散歩師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