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台灣及新竹的美術史,書畫史的長文。是為了清大楊儒賓、方聖平教授捐贈畢生收藏,也即是以一座藝術寶庫,催生清大博物館的義舉、壯舉而寫。原文刊於《鯤島遺珍-臺灣漢人書畫圖錄》清華大學出版社民國102年10月初版。
真相與真魂的尋覓─竹塹書畫巢窟的翰墨因緣(五之四)
四、異鄉偏聚故人多,相逢亞雨歐風裡
《鯤島遺珍》中兼有書藝價值與文獻價值的,是27件櫟社文士交游圈往來書柬詩稿。雖然這數量上遠不及民國88年(1999)霧峰林家後裔捐贈「臺大圖書館」的大批櫟社詩稿,但是詩、札、序各篇敘事清晰可梳理,頗富含歷史線索與教示意義。
乙未國變,板橋林家舉族內渡,霧峰林家大部留臺或短暫內渡。經過兩度家國滄桑,民國38年(1949)終於回到臺灣的林爾嘉浩嘆:菽莊在望而如遺,灌園固依然無恙。而當初,灌園林獻堂面對1895割讓鉅變「自愧濟時無妙策,天公應許作詩人」,是櫟社諸子之結社初心。
明治30年(1897年)5月8日國籍選擇屆期,共有6456人離臺回歸閩粵祖籍地,其中多為富室與文人。彼時被譽為臺灣文壇盟主的施士洁「八口浮家烟水間」攜妻孥在列。施士洁(1855-1922)是臺灣的天才,17歲嶄露頭角,「邑宰見之稱神奇,拔以童軍第一枝」,「二十舉茂才,廿一登鄉薦,廿二捷禮闈」,若比對張仲禮的經典性研究:同光時期晉身為生員(茂才)的平均年齡為24歲,舉人(鄉薦)31歲,進士(禮闈)34歲,就可知施士洁才華罕見。
施士洁詩藝優於書畫,連橫評說其詩「不特稱雄海上,且足以拮抗中原」,但這樣的文壇領袖回到晉江西岑故里,自四十歲精壯之年「來去岑江與鷺江」,卻從此「奈何棄故國,裸俗甘逆旅」流浪廿八年,家鄉成為故國,祖國變成他鄉。「鯤島遺民」的潦倒磨人,是內渡者群體的一個典型。考察相關著述及文獻紀錄,施士洁不若多數內渡文人徘徊來去兩岸,終其一生不曾再踏足故土,甚至不曾出閩;而「何期海外金蘭友,重證人間筆墨緣」,故鄉友儕後學慕名到訪者絡繹於途。甲辰(1904)六月移寓鷺門(廈門)後,在這東南門戶之地飽受「歐風亞雨紛交催,睡獅殘夢了不覺」,眼見「神州大陸紛腥羶」、「神州莽莽黯前途」;辛亥(1911)之後更見證了初十年的「中華民國在福建」是「無吏不殃民,無兵不比匪」的悲慘世界。
歷史彷彿開了施士洁大玩笑,辛苦走避免為日本國民,卻在潦倒尋詩地認識了「文明播殖又瀛東」、「維新三十年,美術繁以紛」。經過甲午清日戰爭(1894)、戊戌變法挫敗(1898),兩個交戰勝負國立即互相體認:日本是中國獲得西方知識技術走向富強的捷徑,而扶植衰弱中國遏止歐美列強在東亞大陸的瓜分才是日本最佳利益之策。張之洞著名的〈勸學篇〉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就是留學日本運動的宣言書,開啟從此廿年中國人留學日本熱潮。施士洁周邊環境與人物充斥著各種日本訊息與示範。多年後,他能不計前嫌說出「我懷春畝(伊藤博文)舊雄風」(1913);至情悼念廈門「旭瀛書院」校長小竹德吉,說他僑寓廈門「眴將十稔,所見黨塾林立,其教範之足以感人者,無如小竹先生之賢。」(1913)乃至「菽莊吟社」成立前夕詩答林爾嘉:「醉心欲效東鄰法,吸取靈魂號大和」(1913)。也是這一年,竹塹後學魏清德(1887-1964)偕日本訪問團來廈門看他,歸後詩呈澐舫夫子:「德也遊南清,往返無所穫,得公一卷詩,珍若連城璧。」施夫子勉勵他是「海天初日見三峰」,另二峰是王少濤、櫟社呂敦禮,都曾來閩親炙。
櫟社結社(1902)未久,施士洁即以詩代柬「寄答陳槐庭」,說:「而今櫟社添佳話,諸子風流似月泉」(1904)。櫟社諸子最為親近這位「今日遺民前進士」流浪盟主者即是陳懷澄(字槐庭,1877-1940),施士洁對小他廿二歲的「槐庭老詞友」情有獨鍾,曾四度贈詩寄影於鹿溪(鹿港),稱是「天然一枝筆」,說「詞場年少獨憐君」。
櫟社不同於臺灣三代(晚清、日治、民國)三百詩文社,隱然承緒復社沈光文、幾社徐孚遠於明清易代間在臺灣致力於氣節與人文之保全,揭櫫「以風雅道義相切磋,兼以實用有益之學相勉勵」。櫟社史若以林獻堂民國38年(1949)出走日本為斷,則半世紀歷史中最為彰顯道義、實用之事蹟,莫如昭和5年(1930)除名撰寫〈新鴉片政策謳歌論〉的社員連橫之事件。事件後連氏舉家遷居中國,不意此後數十年,連子成為蔣政權半山接收大員,連孫則打開「連爺爺回來」之潘朵拉盒,歷史影響至今未落幕。而當初首議必須除名者正是陳懷澄,槐庭修書灌園「痛罵其無恥、無氣節,請除櫟社社員」。
丁巳(1917)燈節,老而病的施士洁「冒雨赴閩省修志局之聘」。這部民國《福建通志》諱言已割讓的臺灣;總纂陳衍(石遺)小士洁一歲,光緒8年(1882)中式舉人時,士洁已得進士六年,又累上春官不售,時為在地閩詩盟主卻刻意冷落臺灣盟主「六十三年桑海客」。末春時節,他鄉偏聚故人多,志局同事多寓「荔支園」,故人同事彼此「殘春冷館見真情」:槐庭「老詞友」、小24歲的「同學」謝石秋、臺灣友人「老世講」林陔唐、同年子亦為志局同事鄭星帆、局友陳竺初,聚會荔園感時唱和,「相逢亞雨歐風裡」,乃有《鯤島遺珍》難得耐公二詩稿。陳懷澄的閩中行稍後客寓孫都督舊邸,又夜錄耐公詩鐘七唱。
《鯤島遺珍》27件櫟社文侶往來詩書稿,可以見其中15件顯為槐庭原所有、4件與之相關。此外,林癡仙信札、詩稿、《無悶草堂詩存》二序一題辭;湯叡(覺頓)詩稿,都是難得文獻因緣。櫟社人物研究,昔多聚焦於林癡仙、林幼春、林灌園三家;及賴紹堯、傅錫祺、張麗俊等社長或資料較豐者。際此陳懷澄文獻紛面世,鹿港詩人街(鎮)長陳懷澄研究是其時矣。
留言列表